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食品安全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揭西县人民检察院始终把群众“菜篮子”“饭桌子”等食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打好食品安全“保胃战”,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突出“专项”引领,维护“饭桌上”的安全
揭西县院结合市场监管总局、最高检等七部门联合实施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及揭西县农贸市场较多的实际,针对食用农产品禁限农药、常规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积极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主动开展“菜篮子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针对特定重点监督的食品农产品品种,委托具备资质的监测机构,对辖区内售卖的农产品易超标的常规农药残留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共立案办理不合格农产品公益诉讼案件10件,制发检察建议10份,推动揭西县市监局与各属地乡镇政府制定印发《2024年揭西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县级实施方案》《2024年落实民生实事全县4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方案》,将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作为快检场所,利用食品快检车和快检设备,开展食用农产品“你点我检”重点品种快速检测便民活动。同时,根据揭西县院通报的抽检情况,把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等项目列入今年生姜检验项目,把多菌灵项目列入今年橄榄检验项目。
二、发挥“外脑”作用,破除生鲜灯下的“阴影”
揭西县院充分发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功能作用,结合志愿者各自工作领域特点,借助广大志愿者的“眼睛”“大脑”,发现、摸排、挖掘“菜篮子”领域社会公益保护存在的其他问题,如该院办理的系列违规使用生鲜灯公益诉讼案件便来自各乡镇“益心为公”志愿者提报的线索。今年以来,“益心为公”志愿者在检察云平台上共推送违规使用生鲜灯相关线索25条,其中立案办理违规使用生鲜灯案件16件,制发检察建议16份。推动揭西县市监局与各属地乡镇政府组织开展禁用“生鲜灯”专项整治行动,召开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环节禁用“生鲜灯”暨规范经营约谈会,现场签订《食用农产品经营安全承诺书》。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06人次,检查相关经营单位368家次,发放宣传资料 426份,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完成整改38家。
三、开展检察听证,促进司法公正
为更好地推进“菜篮子”安全相关整治工作,2024年8月22日,揭西县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属地乡镇政府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整治对策。会上,揭西县院详细介绍了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违规使用生鲜灯问题的背景、现状,通过展示典型案例和数据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上述问题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市场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代表、属地乡镇政府代表在会上汇报了当前已采取的监管措施及成效,承诺将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同时,表示将加强与检察院、志愿者等各方的沟通协作,共同构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人民监督员表示,将继续关注并支持相关整治行动,通过反映线索、监督等多种形式,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共同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最美不过烟火气,人间至味是清欢。下一步,揭西县院将坚持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食品安全领域的公益损害突出问题,凝聚行政机关共治合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做深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护民生”。
(供稿:揭西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