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的新时代检察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年活动和改革创新100例征集活动收官揭晓。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的特色党建品牌“90后讲党史”入选“全国检察教育培训改革创新100例”。据了解,这是该院在党史教育新模式上的积极探索,也是党建引领助推红色基因传承,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源于“90后”
“我是‘90后’,我们这一代一出生便享受着改革开放丰硕成果,没有像老一辈一样亲历战火纷飞的岁月,很难体会建党初期的艰辛历程,所以更需要从党史中学习内涵,坚定信念。”2019年9月,在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召开的干警座谈会上,一名青年干警代表针对党史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提出要“认真学习党史”的工作要求。“如何让党史学习真正入脑入心”“在新时代创建什么样的党建品牌”“如何通过党建引领促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成为了摆在东城院党组面前的重要课题。召开干警座谈会,广泛听取各层级干警意见建议,便是通过集思广益寻找破题之道。
座谈会上,青年干警代表各抒己见。“青年群体在队伍中占比高、有活力,如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具有时代性、感召力和感染力的党建活动。”“青年人思维活跃,如果能自发地去探索党史,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一石激起千层浪。青年干警的想法迅速引发关注。该院党组随后三次组织召开调研,针对创建党建品牌,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等问题展开讨论。各部门青年干警畅所欲言,金句频现,一个崭新的党建品牌逐渐成形、呼之欲出。在该院检察长的牵头部署下,政治部和机关党委的双重推动下,2019年10月,发轫于主题教育活动大背景,源自于青年检察人呼吁倡导,最终由院党组命名的党建品牌——“90后讲党史”,在东城检察院官宣成立。
“名为‘90后讲党史’,不是将群体仅锁定局限在‘90后’,而是泛指以‘90后’为代表的新时代青年检察干警”,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卫谈到,“他们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力量,也是检察事业传承发展的重要群体。通过深度学党史、创新讲党史的方式,一方面吸引青年干警广泛参与,引导其对标对表,传承红色精神,一方面引导全体检察人员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实效,更好地服务大局,务实为民。”
据了解,“90后讲党史”活动由该院青年党员担任宣讲人,选取“四史”中有代表性、标志性、典型性的人物和事迹,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讲述。每期时长在半小时左右,由支部书记主持,现场在座人员可在讲解人讲述后畅抒己见,发表感想,最后由党组成员进行点评。截至目前,讲解员们已讲述了《中共一大与红船的故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爆核弹终不还》《太行山上新愚公》等12期内容,在该院掀起全体人员学党史的热潮。
帮助“90后”
“讲到李白被捕的情景时,我不自觉屏住了呼吸,感觉已经深深沉浸在故事里了。”“讲得比电视台的《档案》节目都好。”一次“90后讲党史”活动上,青年干警徐嘉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题,深情讲述了谍报战线烈士李白为了党的利益英勇牺牲的故事。点评环节中,干警代表纷纷发言,讲述所悟所感。一位干警在点评时甚至红了眼眶,几度哽咽。
(徐嘉利用下班时间查阅红色书籍《永不消逝的电波》)
怎么使“有意义”的党史讲得“有意思”“吸引人”?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机关党委书记宋志虹表示,“关键在于运用机制进行精准引导。”
活动伊始,该院便成立了兼职教研组,吸纳老中青三代干警作为参谋助手,针对讲解人的特点进行指导。党组、机关党委、兼职教研组、各党支部层层发挥作用,在选题策划、资料提供、教授指导和影像留存等方面给予帮助。
“我的党支部对我讲党史这件事特别支持”,一位青年讲解人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对选题没把握,不知道该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党史素材中选取讲解内容,是支部里一位喜欢研究党史的老同志和我一起,利用休息时间一点点钻研,最终确定了‘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走向’这个研究方向。之后党支部其他同志和我一起优化讲稿,听我试讲并提出建议,反复打磨后,才有了演讲当天不错的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该院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试讲——引导——打磨——讲授——总结”的“五步工作法”,以及“党组——机关党委——各党支部——各党小组”的“四层级辅导模式”。通过精准引导,既确保了讲解质量,又提升了每一阶段的效率,既磨炼青年干警党性修养,又实现全员覆盖和辐射效应。
“他人的参谋帮助很重要,但对我们讲解人个人而言,关键还是要俯身钻研。”徐嘉坦言道。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20:1还原李白烈士生前所在发报站的模型,不远处的书柜中,有一排书架摆满了党史研究书籍,其中包括一本已经绝版的,专门从二手书网店淘来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本书对我了解隐蔽战线和李白烈士的帮助很大,除此以外,《故事里的中国》《军事纪实》纪录片也为我打开了讲解思路。下功夫去钻研,‘求极致’地去准备,最终才能打动人,才能让每个听者都从党史学习中有所收获。”
做足准备工作后,还需考虑哪些呢?记者了解到,外部因素,如演讲现场对最后的效果同样重要。“我准备了PPT配合演讲,通过自学将影视素材剪辑成视频播放,同时配合演讲现场的灯光,有这些手段加持可以瞬间将气氛‘点燃’,效果‘拉满’。”一位青年讲解人告诉记者。
“平时交流得更多的是业务,没想到身边的同志能把党史讲得那么生动,瞬间有些刮目相看。”“虽然我不是90后,虽然之前也对这些故事有所了解,但是看到年轻人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还是很感动。”“这样的党建活动一点也不枯燥死板,连我这个快退休的老同志都被吸引了。”通过“90后讲党史”平台,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干警迅速获得了广泛关注,收获了正向反馈。通过学党史、讲党史,青年检察人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学习新技能,拥有了成就感和荣誉感,刚工作不久的检察“萌新”也找到了归属感和自信心。
“‘90后讲党史’是青年人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通过学党史、讲党史,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检察后浪身上的那股精气神,看到了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血脉中的传承延续”,贺卫说,“它同时也是一个全体人员共同学习党史的党建活动,个人与集体相互促进,带动提升整体精神风貌,实现全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成就“90后”
自2019年10月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90后讲党史”正潜移默化引导帮助检察干警在思想上与上级要求、优秀党员标准对标对表,在行动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疫情防控期间,该院200余名干警参加下沉社区防控工作,坚守岗位80余天。30余名干警获评“社区防疫标兵”荣誉称号,用实际行动展示政治本色和担当作为。3名“90”后干警增援新国展、北京站,获“入境进京防疫标兵”荣誉称号。
在业务工作和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该院青年干警也逐渐成长为中流砥柱。
2020年11月,青年检察官助理陈沫江所在的办案组受理了一起寻衅滋事案。犯罪嫌疑人饮酒后无故生事,持菜刀冲向邻居,最终被民警制服。在审查逮捕阶段,陈沫江实地走访开展社会调查,征询被害人意见,同时搭建能够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平台,使双方面对面化解心结,修复了邻里关系,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了不起诉决定。“我的演讲内容与中共一大红船的故事有关,一开始我觉得红船精神是很崇高的,距离我很远。但是演讲过后,当我在工作中再去思考回味时,我发现它是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实事’就是红船精神忠诚为民的延续”,陈沫江说,“在办案过程中多拨几通电话,多走几步路,做好释法说理,为当事人之间化解矛盾纠纷‘牵线搭桥’,这些事情看着是小事,但对每一个当事人来说都是大事,而这也是我能为群众办的实事。”
腊月寒风刺骨,而青年检察官张宝华却在奔波赶往千里之外的山西的路上。2020年11月,该院受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害人小姚因被犯罪嫌疑人泼到热油烫伤而入院治疗,已先后支出医院费、康复费等共计27万元,仍需进一步治疗。但由于未得到任何赔偿,其家庭因大量借款而陷入困境。第一时间发现线索后,张宝华立即全面审查证据材料,向院里汇报后依法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前往山西小姚家里送去“暖心钱”20万元,为其后续治疗解除了后顾之忧,也防止了“因案致贫、因案增贫”的情形发生。通过检察官心理安抚、释法说理,小姚重拾信心,帮助家庭农场种植果树,生活逐步走入正轨。“党的百年历程中,不乏为民请命的人,不乏埋头苦干的人,以人民为中心是他们不变的初心。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应延续这一精神,接续奋斗。落到具体的司法救助工作上,就是应救尽救、不等不靠”,张宝华说,“要真正把解决当事人的愁心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让他们的生活有希望、有盼头。这是我从青年人讲的党史中获得的新感悟。”
(青年检察官张宝华前往山西及时为被害人送去司法救助金。)
“谢谢检察官,我们投资人本来都绝望了,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日前,一起集资诈骗案的投资人代表为青年检察官汪珮琳送来了锦旗。在这起集资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虚构颐和园冰雪节亮化工程、首钢冰雪文化园等投资项目,骗取一百多名中老年投资人信任,非法集资两千多万元。检察官汪珮琳积极引导侦查,追踪资金去向,全力追赃挽损,查明犯罪嫌疑人利用集资款购买房产的事实并及时查封涉案房产,为投资人挽回了部分损失,最终将犯罪嫌疑人以集资诈骗罪提起公诉。“和汪检察官通电话时,她从不会应付拖沓,每次都是耐心解答我们的疑问,有时我们投资人会说上一个小时,她也从来不会有半分不耐烦。”投资人说,“她说检察官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尽全力追赃挽损,追回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养老钱。”“要对得起胸前的检徽,它鞭策我尽全力、求极致办理每一个案子,时刻牢记为人民做实事。”汪珮琳说。
(青年检察官汪珮琳收到印有“检察官心明眼亮,为群众把守底线”的锦旗。)
据悉,开展“90后讲党史”工作以来,该院积极履行检察职能,依法办理涉黑涉恶治乱案件22件140人,确保首都功能核心区绝对安全;办理北京市数额最大的洗钱案,对于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打击洗钱犯罪提供了良好范例;推动社会化帮教救助体系建设,救助受侵犯残疾女童案入选“最高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十大典型案例”;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40余万元,传递司法温度;审查食药领域案件线索90余件,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推开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工作机制,接收群众来信370件,七日内程序性答复便民利民获广泛认可;开展涉环保领域专项检察,守护首都环境“高颜值”……2020年,该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北京市检察机关‘双一流’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青年干警在各领域发光发热,建功立业,15人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检察机关专项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建党百年,我们希望能够以‘党建+检察’工作的生动实践向党献礼”,贺卫说,“但这绝不是为期一年的短期工程,而是一项长期工程,还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据了解,该院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蔡奇书记提出的八个重点方面内容,持续打造“90后讲党史”品牌。目前,该院党组已在多个层级开展座谈,广泛听取干警意见建议,并进行深入研究,细化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力争进一步创新内容形式,使覆盖面更广,受众参与度更高。
“东城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许多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的地方。作为核心区检察机关,将带头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不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贺卫表示,要努力让红色基因在一代代检察干警中薪火相传,使红色文化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检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