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贵州政法机关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把红色资源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重温初心的生动教材,用红色精神浸润思想,用革命传统涤荡心灵,让红色基因融入政法干警的血脉和骨髓,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运用红色资源,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3月24日、26日,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分批组织全院干警瞻仰遵义会议会址,全体党员干警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干警们来到红军山烈士陵园,深切缅怀先烈,致敬革命英雄。
仰望红军烈士纪念碑正面“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遵义中院干警钟翼深有感触地说:“传承红色基因,让法院干警有了公正裁判、坚守底线的志气,有了廉洁为基、守护正义的底气。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更加坚定自觉地把革命老区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遵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卢飏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遵义法院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融合,依托遵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教育整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高位推进
红色是遵义的底色。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红军长征期间在遵义转战95天,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
红色基因长期浸润、革命精神长期熏陶,卢飏说,遵义法院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教育整顿的动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与教育整顿融合开展。
中央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后,遵义中院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进行动员部署、出台实施方案、调度推进工作。
记者走进遵义中院办公区看到,多块智慧屏上实时更新教育整顿进度,直观展现57项任务、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让全院可见、事事清楚、人人知晓。
“我们实行可视化挂图作战,把责任落实到院领导,把任务明确到部门支部,把压力传导到每一位干警,确保人人参学、全员覆盖。”卢飏告诉记者,遵义法院提炼出“遵法弘义求实精进”的院训,开展“党旗辉映法徽红”党建品牌创建,用党史明理增信、固本培元。
为推动工作有效落地,遵义中院班子成员采取包保督导方式,通过视频连线、实地指导对14个基层法院的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进行督导,对个别工作推进不力的基层法院党组进行约谈。
4月13日,卢飏等院领导一行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奔绥阳法院、蒲场法庭、郑场法庭,暗访检查教育整顿推进工作,强化督导实效。
不断以红色基因感召人、以革命精神激励人,遵义法院提高政治站位,既完成“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扎实推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红色引领
3月30日,一个别开生面的党建联盟在“云”上成立——遵义中院联手浙江嘉兴、江西吉安、陕西延安、河北石家庄四地中院,开展党建联盟“云签约”暨首次联合党史学习教育。
今后,五地中院将共同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致力把革命圣地法院建设成为法院党建高地。
卢飏介绍说,遵义法院以红色传承为引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把党史学习融贯于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筑牢政治忠诚。
从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到每周90分钟政治轮训,从邀请专家讲授遵义会议精神、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到开展长征精神征文活动,遵义法院多措并举引导干警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遵义法院还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干警瞻仰遵义会议纪念馆和红军山烈士陵园,让全体干警从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中获取精神动力,追寻红色初心,发扬红色传统,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我们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建成遵义市法治教育政治生活馆,成为遵义的崭新法治名片,为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供了重要教育阵地。”卢飏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遵义法院教育全体干警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组织干警学习党纪法规,观看违纪违法警示教育片,组织法官观摩职务犯罪庭审,在最熟悉的工作场景中受到警醒,增强干警纪法意识。
3月17日上午,遵义中院组织干警旁听一起受贿案件的庭审。“以身边的反面教材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以案为鉴,教训深刻。”庭审结束后,遵义中院员额法官吴春彪表示,今后一定要坚守初心使命,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激活廉政“基因”、增强自律“抗体”,筑牢廉政“防火墙”,做一名思想过硬的政法干警。
司法为民
3月10日,遵义法院“多元解纷春天和谐号”正式启动。
红色引领,成效如何?
遵义法院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育整顿的成果转化为司法为民的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着力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事、着力做好群众最期盼的事。“多元解纷春天和谐号”便是其间推出的一项重要便民举措。
卢飏介绍说,遵义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挂牌商务纠纷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仲裁调解工作室,把解纷力量“请进来”;全面推开“明德遵法进农家”活动,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基层治理机制,组建网格化矛盾纠纷化解团队,将司法资源“沉下去”,把问题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
去年,黄某与陈某因民间借贷产生纠纷,一审判决后不服上诉至遵义中院。近日,特邀调解员在征询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开展在线疏导、调解,调解成功后平台自动生成调解协议,交由当事人电子签名。仅仅40分钟,足不出户就解决了烦心事,让两名当事人赞不绝口。
“我们坚持开门搞整顿,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聘请14名监督员全程参与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卢飏说。
开辟律师诉讼“绿色通道”;上线诉讼费管理系统推行网上收退费;建立“午间法庭”“夜间法庭”……遵义法院围绕人民群众需求,为民办实事273件次,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遵义市人大代表、贵州他山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洪平评价说,遵义中院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立行立改,多家法院开设律师“绿色通道”,律师同行都为遵义中院办事高效、作风务实点赞,期待遵义法院推出更多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近日,遵义中院出台《关于做好新时代全市人民法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相关考核标准,在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推出多项举措,如在未设法庭的乡镇(街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重要产业园区以及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地区设置法官工作站,在边远村寨等设置法官工作点。截至目前,已设置法官工作站155个、法官工作点108个,努力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将贯彻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助力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遵义高质量发展。”卢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