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搜索

今天是: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揭检动态

法治引航 呵护青春 扬帆未来 ---揭阳市检察院探索法治教育新模式工作侧记

时间:2018-06-01 16:45:20  

    针对近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犯罪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揭阳市检察院积极探索法治教育新模式,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自觉守法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为维护校园安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重预防,检校合作,搭建普法新平台
    市检察院李学磊检察长要求全市未检部门要进一步寻求检校合作新模式,以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和犯罪预防工作。为此,市检察院本着“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理念,积极寻求与校方合作的新契点,创新法治宣传手段和方式。一方面,深入职业高中等学校开展调研,了解各个学校的法治教育现状和法治需求,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普法对象,将校园法治宣传从重点学校向面上学校扩展,从普通高中向职业中学、农民工子弟学校侧重,进一步扩大了普法的受众面,消除了普法的死角,使更多的未成年人受益,也更切合当下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有效减少和遏制了青少年犯罪。另一方面,启动了全市范围内的“法治校园”创建活动。2017年6月,市检察院以揭阳市捷和职业技术学校为“法治校园”创建活动示范点,并在该校建立了我市首个学校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依托“法治校园”平台,强化了检察官在学校普法中的主导地位,与学校齐抓共管,通过帮助学校建章立制,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对行为不当的未成年人开展观护帮教等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保护了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受到了师生和家长们的一致欢迎。随后普宁市院和揭东区院也相继在辖区内成立了学校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
    二、促联动,齐抓共管,聚集普法众合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呵护。市检察院主管领导和政治处负责人高度重视,亲自出面协调,对外强化联系,对内注重整合内部资源,内外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关注和引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之路。市检察院加强与法院、公安、司法、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协作,开展定期商讨、组织培训和举办“法治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全力构建未成年人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未检部门加强与市院团组织的协作,制订“普法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方案,组织协调公诉、民行、侦监、未检等业务部门派出青年业务骨干组成法治宣传教育中坚力量,组织公诉、侦监、未检、刑执、民行等多部门二十多名青年志愿者开展现场普法志愿服务,同时联系邀请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金融局等十多个部门共同组织普法集市,为学生答疑解惑,现场接受师生咨询约1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3200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增强自我保护、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
    三、多形式,丰富新颖,营造普法新氛围
    市检察院在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中,坚持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课堂式讲课模式,立足内涵丰富、形式新颖,迎合青少年需求和接受力,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和活动,获得了较好的反响。一是组建骨干巡讲团,敦敦教导长知识。成立了由两级院优秀青年检察业务骨干组成的全市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治进校园”巡讲团,深入辖区内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巡讲前,为加强讲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还邀请业务专家为巡讲团成员授课培训。邀请了广西党校副教授刘小巧为讲师团讲授互动式教学技巧和方法,邀请了浙江宁波海曙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太阳花”心理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王英讲授心理学、社会学的方法在未检工作中的运用等。巡讲中,巡讲团成员把办案获得的案例经验和法治教育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特点确定巡讲课题,采用以案释法、互动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未成年人学法、守法、用法知识和能力,有效地预防了校园暴力欺凌案件发生,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是组织普法嘉年华,寓教于乐效果佳。2017年4月25日,市检察院在“法治校园”示范点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主题为“法治进校园  普法嘉年华”的大型普法游园活动。活动中,检察官精心设置了“法律搬运工”、“法意相通”、“法律格子我争先”等趣味十足且充满法治文化气息的普法游戏,将《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基础知识融入到游戏环节中,通过在主会场队伍间的团体PK和分会场游戏摊点个体自主参加的形式,吸引了该校1000多名学生踊跃参与,还为参与活动的学生准备了丰富奖品,让学生在活跃热闹的现场互动中学法、懂法。三是观摩庭审活动,身临其境受教育。组织学生不定期观摩、旁听法院公开庭审活动。通过观摩现实的司法实践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法律的神圣庄严和司法的公开透明,学生们对案件的庭审过程有了更感性的了解,增长了学生们的法律知识,提高了学习法律的兴趣,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了课堂学习之外的社会体验,更把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植根于内心。四是模拟法庭审案,亲身亲历体验深。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作为“模拟法庭”的审理案件,由学生自己扮演诉讼参与人角色,由检察官指导学生熟悉庭审流程、所扮演角色特点、司法文书等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庭审预演。通过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庭审过程,亲自扮演、表达、观摩、交流、研讨,既增强学生对法律的直观认识和体验,更加深了对司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更加自觉地知法、守法、护法。五是巧用微信宣传,强化引导正能量。结合目前微信使用人群广泛、使用频率极高的特点,2017年11月市检察院跟上时代步伐,开启了未检之窗---“揭阳未成年人检察”微信公众号,传递揭阳未检工作新声音,以此拉近揭阳未检与民众的距离。自创建以来,发布信息57篇,以一个个案例、一段段故事、一张张图片,辅以漫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及时提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动态、宣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进展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内容,立体式展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传播未成年人保护理念,更进一步的扩展了普法的宣传面和覆盖面。
    四、抓常态,立足长远,确保普法可持续
    市检察院坚决摒弃“昙花一现”式的普法活动,坚持立足长远,着眼经常,积极着力于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有效、常态化开展。为此,市检察院在“法治校园”示范点---捷和职业技术学校设立了“阳光行”检察官工作室,未检办检察官每月定期到驻校工作室接受师生咨询,组织开展各类法治教育活动如调研座谈、普法宣讲等,延展了预防触角,建立了常态化的预防机制;检察机关协助学校组建“法律沙龙”兴趣小组。该兴趣小组由各班优秀班干部组成,在学校普法中,兴趣小组成员既是学法骨干又是联络员,同时作为普法宣讲员在学生中开展常态化普法;检察官依托驻校工作室在学校开展“普法学习月”活动,指导学校通过组织学法主题班会、在学生广播站和校园黑板报开辟“学法专栏”、利用早读课时间学法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经常性的基础法律知识学习、讨论活动;市院未检办通过揭阳未检公众号、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学校法律沙龙微信群发送法律小知识;组织学校“法律沙龙”兴趣小组派出普法宣传员向学生派发法律宣传资料,以班为单位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市检察院向学校赠送法律、人文书籍,组建“阳光行”法律阅览室,为师生日常阅读、学生提供空间和资料。一系列措施和活动的推开和坚持,使得校园普法活动得到了持续开展,也真正从源头上把控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地址: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沿江路御景湾旁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1535096224297048.png 粤公网备案:粤ICP备10002799号-1

1534832296588158.png